3月26日至27日,陕西省榆林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、省、市多级新闻媒体开展“媒体助力榆林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”主题采访活动。记者团深入一线,实地探访榆林市非公有制企业在政策扶持、技术创新、产业升级方面的生动实践,见证民营经济在能源化工领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蓬勃活力。
走进陕西天晟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,阀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,工人忙着调试即将发往石化企业的定制阀门。“这两年,我们真切感受到政策‘及时雨’!”公司董事张雪指着新升级的数控机床说。受益于高新区设备更新补贴、大学生就业支持及科学技术研发专项政策,企业产值年均递增30%,2025年有望突破5000万元。
作为榆林本土培育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天晟泽深耕阀门制造、维修及运维保运领域,其研发的特种阀门已应用于全国多个大型能源项目。公司自1999年开始从事阀门经营和维修业务,经过长年的艰苦创业与不停地改进革新,现已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和技术。凭借完善的现代企业运行与管理机制,以及高素质的员工队伍,天晟泽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。
在榆林高新区,陕西欣晟绿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一片火热。总投资7.6亿元的“二氧化碳-乙烷耦合羰基一体化”项目正加速推进,预计年内达产。该项目通过全球首套直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羰基化反应的装置,将工业废气转化为高的附加价值精细化学品,年消耗二氧化碳2.3万吨,产值可达11亿元。
“传统煤化工制CO成本高、污染重,我们的技术让二氧化碳成为‘香饽饽’。”公司负责人展示着生产流程图:二氧化碳与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正丙醇、醋酸正丙酯等产品,大范围的应用于医药、涂料等领域。公司负责这个的人说:“榆林的煤化工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,为技术转化提供了最佳应用场景。”
欣晟绿能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绿色循环利用和烯烃产业链精细化发展。项目建成后,有望为榆林地区“碳达峰”、“碳中和”做出一定贡献,为当地煤化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,带动周边食品药品包装、医药原料工业发展。
陕西奥锐森融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,位于榆林高新开发区,是一家专注于矿山设备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企业。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、中煤科工新疆院等权威机构合作,致力于环保、节能、安全的矿山设备研发。2023年推出的“碳纤维复合托辊”以轻量化、低噪音、长寿命等优势获得业界认可。
该公司秉承“品质铸恒久,质量创品牌”的理念,注重社会责任,热情参加公益事业,荣获多项荣誉。未来,奥锐森将继续推动绿色矿山设备发展,为社会和谐与行业进步贡献力量。
作为国家级高新区,榆林高新区汇聚非公有制企业8991户,占比95.4%,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的35%,营收超540亿元。政策组合拳成效显著:全年争取专项扶持资金1.05亿元,助企融资超20亿元;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,整治涉企收费,护航营商环境。
今年,榆林将重点围绕“总量做大、层次提升、环境营造、配套完善”等方面,整合政策、资金、人才等资源优势,通过深化企业梯度培育、强化金融服务支撑、优化营商发展环境等举措,全力助推民营经济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台阶。
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深入实施,榆林民营经济正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。未来,榆林将继续探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新动能,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。